昨天中午 工程師收到一封同學寄來的電子郵件
由於這位同學是之前是在DRAM廠
聽到他說之前同事最近的生活
也述說了一些 身為受雇者的感受與無奈
當然 他很慶幸當年有位長官帶他到另一家電子公司上班 所以得以免除瀕臨失業的窘境
說真的 最近的經濟狀況 無論是世界各國 都是近十年來最差
而在這樣的情形之下 各式各樣的傳言四起 其中 大多 都是唱衰或不看好的
在台灣 向來被一般人認為是金雞母或是新貴的科技產業
在這樣非常的時刻 更變成眾人矚目的焦點
任何企業自救的動作 都被解讀為是台灣景氣粉差的重要標的之一
事實上 電子產業大多都是屬於消費性用品 而非以民生必須為主
也正是因為如此 當群眾消費意願較高 (講白點 就是閒錢多一些時)
電子類商品的製造 才會蓬勃發展
試問 當口袋都不夠錢吃飯時 您會輕易掏錢買最新的3G照相手機 或是 LCD電視機嗎?
所以 倘若我們反個方向來看
產業鏈上游的製造業龍頭們 (如 Intel AMD Nokia Dell...)嗅到景氣不如預期時
他們就會停止或下較少的訂單 以避免產品的製造量過多 供過於求 造成產品滯銷
而以代工為主的台灣工業
想當然爾 絕對是首當其衝 直接受到衝擊
但 其實也不用太過於悲觀
因為 當這些大廠感覺景氣寒冬慢慢可以看到盡頭時 便會開始增加訂單的數量
雖然 有可能在還無法完全確定景氣時會相對保守 不置於有大量的訂單
但 為了搶商機(或怕錯失商機) 他們絕對不會等到完全確認後 才會開始下訂單
所以 代工業絕對會是景氣復時最早受惠的產業之一 (也因此 才有人說 代工是景氣的指標)
台灣塑化 機械與電子的代工業產值可說是世界首屈一指
所以 只要能穩健地走過這段不景氣
相信 當景氣復甦時 相較於其他國家或地區 台灣的經濟環境絕對能很快地振興起來
屆時 目前國內各企業因應的措施 相對 該是值得的
所以 即使目前的經濟狀況粉不好 工程師對台灣的經濟前景 還是很樂觀的...
以上 是工程師的小小想法 雖然與跑步無關 但 還是與大家共享...
PS. 其實 工程師是看到同學信中談到對他們公司減薪的抱怨 對台灣未來景氣的悲觀
工程師有著不一樣的觀念與看法 所以 藉此抒發一下自己的想法